在全省医药行业科技进步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地复的变化。同样,我省医药产业伴随着民族改革开放的步伐,近二十年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九五”期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生产规模、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产品开发、品牌建设上,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是全省医药人一路开拓跋涉,造就了我省医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总趋势。
“九五”以来的回顾
“九五”以来是我省医药经济整体实力空前提高、速度和效益趋于良性发展的历史阶段,主要体现在:
——产业规模实现了历史性拓展。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我省医药产业摆到了重要位置,相继把医药工业列为新兴产业和六大产业基地之一,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五大科技专项之一进行重点推进。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推动下,我省医药产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与进步。全省医药工业入统102户企业,2007年底与“九五”初期的96年比:资产总额由69.5亿元增至229.17亿元,增加了3.3倍,平均年递增11.5%;工业总产值由36.51亿元增至129.91亿元,增加了3.65倍,平均年递增12.23%;利税总额由2.87亿元增至25.13亿元,增加了8.76倍,平均年递增21.8%;利润总额由0.79亿元增至14.33亿元,增加了18.14倍,平均年递增30.14%。我省医药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基本改变了在国内同行业因规模小、比重低、效益差而名不见经传的状态,“十五”初期,我省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还曾一跃而位居全国第六位。在省内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率也由“九五”初期的1.2%,发展到目前的2%。
——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在国家改革开放宏观政策的支撑和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全省医药工业投入巨大财力、物力、人力,对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仅对占我省医药经济总量85%以上的30户重点企业,就实施建设和改造项目96 项,总投资40多亿元,彻底改变了我省医药工业装备落后,产能低下的状态。目前我省医药工业企业资产总额229.17亿元,固定资产总额71.12亿元。同时,无形资产也迅速增值,拥有国家批准文号的药品7713个,其中化学药品4838个,中药品种2849个,生物制品26个,为未来我省医药工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发展后劲。
——生产工艺和加工水平得到了空前提高。经过工艺和技术改造,固体分散技术、缓释和控释制剂工艺、指纹图普新技术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产品的种类和剂型的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改变了中药制剂只有丸、散、膏、丹的剂型,在原有针剂、片剂、口服剂、胶囊剂、颗粒剂等剂型的基础上,我省独创了中药双黄连冻干粉针,使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得到了完美结合。同时,粉针剂、滴丸剂、喷雾剂等各种新剂型相继问世。我省医药工业基本形成了工艺先进、剂型齐全、能力较强的发展新优势。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我省绝大多数医药工业企业把产品研发摆上了重要日程,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仿创结合等有效措施,加速了产业科技化进程。全省30户重点工业企业建立科研机构66个,科研经费投入43. 7亿元,实施新药研发项目154项,其中已获临床批件的66项;在研项目88 项。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项11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9项,省级各类科技成果奖68项,市(地)级成果奖30项。获得行业科技进步奖50项。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提高了我省医药产品科技含量,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和降低了我省医药产品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残烈的情况。
——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我省医药企业在品牌创立、培养、提升、保护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全省30户重点医药工业企业拥有专利品种57个,国内独家品种51个,中药保护品种39个,中药保密品种2个;有25家企业50个品种被评为全省名牌产品;有32个品牌被评为省内著名商标,哈药、三精、世一堂、葵花、药六、亮甲等6个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国内驰名商标,跻身于大品牌行列。最近,哈药集团荣获了“30年中国品牌创新奖”、全国制药行业的“中国品牌价值冠军”两项大奖。以哈药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带有龙江特色的品牌,已经叫响省内、走向全国,迈向世界。哈药集团所拥有的“哈药、三精、世一堂、药六”等四个驰名品牌,总评估价值为256亿元。品牌的创立,为我省医药产业增添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人才战略实施方兴未艾。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保证,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未来。“九五”以来,我省医药行业为了改变人才匮乏和“燕南飞”现象,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和发掘人才。在加强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选送优秀员工到国内知名学府进修、派送拔尖人才到国外定向培养、还通过各种途径引进了1700余名特殊人才。通过积极落实人才的选拔、使用、培养、保护等政策,加快了科技人员队伍的形成,扭转了企业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目前,有15000余名科技人员活跃在科研、生产第一线,成为实施科技兴企的中坚力量。
“九五”以来全省医药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以高度主人翁责任感和开拓进取精神,为推进行业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艰辛的工作:
(一)坚持在发展中规范企业
从行业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改革开放之初,我省医药行业坚持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先发展后规范、抓发展促规范”的全省医药工作指导思路,并认真实施。在省委、省政府的重点扶持下,全省医药经济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大改造、大发展的势头,省内外各种经济成分纷纷入主我省医药行业,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新老企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2005年底,我省医药经济已由原来在全国的落后状态,进入中游水平,医药工业产值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排序中名列第15位、销售收入名列第14位、利润和利税均列第12位。
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实施医药工商企业全面认证。“十五”初期,为了加速国内医药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国家对医药行业进行全面整顿,实施了医药工商企业的GMP、GSP认证工作。全省有167户工业企业通过了GMP 认证;有445户医药批发企业和111户医药零售连锁企业以及5072户医药零售企业通过了GSP 认证。由于坚持了发展中的规范,又通过规范促进了发展,使我省医药产业整体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坚持在改革中调整结构
通过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一是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换。改革实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元化所有制形式并存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在我省30户重点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 9户,占30%,合资企业7户,占23.3%,民营企业6户,占20%,其他经济体制8户,占26.7%;二是实现了管理机制的转变。改革打破了大锅饭,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全系统从业职工45000余人,全部实现了干部聘任制和员工合同管理制;三是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变。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实现了有效资产、技术、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四是实现了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上升。2007年底,全省医药行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3.96%,比“九五”初期提高了50.9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人均103959元,比“九五“初期提高了3.53倍。
通过改组改造促进企业和资产合理配置。改革开放以来,企业遵循市场规律,以资本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努力实现有效资产的合理配置。哈药集团成功地成为医药企业全国首家上市公司;哈制药总厂和制药二厂整合为国内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世一堂制药厂、中药二厂、中药三厂打造成为哈药集团中药公司和全省未来的中药航母;多多和完达山药业创建了北大荒药业集团。通过战略重组,扩展优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调整促进企业和产品结构优化。目前,我省医药行业已形成了以哈药集团为龙头、以哈开发区工业园和利民开发区医药科技园为两翼、以30户重点企业为基础的龙江医药新格局。并在国内形成了独特的优势,一是以哈药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航母优势;二是以全国领先的抗生素、地产优势的中药制剂为代表的产品优势;三是以国内驰名商标、省内著名商标为代表的品牌优势;四是以地道中药材为代表的资源优势。这些优势为我省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坚持在创新中技术进步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全省医药企业把建设创新型企业纳入重要日程,纷纷制定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哈药、葵花、友博、珍宝岛等一大批企业,努力建设企业创新文化,不断吸纳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以文化力提升竞争力,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被国家授予“创新型企业”称号,成为全国首批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仁皇药业也以突出的创新发展模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
加大投入夯实科技基础建设。据30户医药工业企业的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企业增设自有科研机构66个,配置科研人员7000余人,投入科研经费43.7亿元。另外,一些涉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加大了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近几年,省中医药大学用于科研基础建设的投入已达7000余万元,规模较小的民营科技企业智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由于资金的投入、设施的改善、人才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我省整体科研能力。仅省中医药大学一家,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160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70余项,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励383项,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获得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发挥多元化研发机制作用。为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大胆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通过自主研发、委托研发、联合研发等有效模式,加快了研发步伐,掌握了一批产品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抗生素、生物制药、现代化中药等产品研究上取得可喜成果。目前,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独家品种、保密品种、中药保护品种奠定了我省医药产业加速发展的基础。
在我省医药行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速度迟缓,与先进地区差距拉大,排序位次后移。
在增长速度和位次排序上:与先进省份及邻省的差距在逐年拉大。2007年全国位居第一的山东省完成销售收入985.50亿元,实现利税129.44亿元,利润88.07亿元,分别是我省的6.5倍、5.2倍和6.2倍;与2000年还落后我省8位的近邻吉林省比,2007年吉林医药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54.6亿元,实现利税48.80亿元,利润37.70亿元,分别超出我省103.95亿元、23.67亿元和23.37亿元。吉林在全国排名为第7位,领先我省8位;超亿元的企业有30多家,我省仅有14家。
在产品开发和创新上:由于我省在医药新产品开发上投入的力度不够,导致新产品的数量和产值与先进省份的差距拉大。我省现有7000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化学药品占三分之二,其知识产权几乎全部属于外国,中药品种大都是传统配方,仅有刺五加、双黄连粉针等少数品种是我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山东省新产品产值的平均递增速度为34.6%,我省仅为3.84%,高出我省30.76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46亿元,是我省的2.34倍。吉林省新产品产值的平均递增速度为35.5%,高出我省31.66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产值21亿元,是我省的1.06倍。
二是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不大,运行质量不高。
运行质量不高:2007年底,全省医药工业入统102家中,有41家企业盈利、21家企业持平或微利、40家企业亏损,亏损企业占38.8%,亏损额达9000余万元,企业负债沉重影响发展步伐。另外,2007年全省医药工业各主要剂型开工率平均不足50%,造成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导致费用增加,利润下降,发展速度明显减慢。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看,排序第一的哈尔滨地区所占比率为87.25 % ,排序第二的牡丹江市则仅占3.42 %;从实现利税总额看,排序第一的哈尔滨市所占比率为 87.19%,而排序第二的牡丹江市仅占3.7 %。企业间差距悬殊:2007年,产品销售收入排名第一的哈药集团实现107.48亿元,位居第二的黑龙江葵花药业实现6.2 亿元,绝对值相差101.28 亿元。要提高行业整体运行质量,缩短地区间、企业间的差距,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是管理有漏洞,企业内功不过硬。
2006年的“齐二药事件”和2008年的“刺五加事件”,给予我们的教训是深刻而沉痛的,管理上的松懈和漏洞,给企业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尤其是这两个事件的连锁反应,给我省医药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在认真汲取教训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切实搞好贯彻实施GMP管理规范的自查活动,组织全体员工练好内功。
四是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与外省相比,我省促进医药经济发展的环境还不尽理想,在政策支撑的力度上、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上、产业统筹发展规划上、以及行业管理上,还都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有待于营造一个宽松、优惠、适于医药企业加速发展的龙江小环境。
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认真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对行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好今后的工作。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认清形势、迎接挑战
当前国际国内医药市场的形势依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全球医药经济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药品市场需求量继续扩大。随着经济发展,世界人口总量的增长,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快速扩大,2005年以来,持续以7%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将达到7600亿美元;二是新兴国家市场快速增长。除北美、欧盟、日本三个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继续呈增长趋势外,一些新兴国家的药品市场增长势头也很劲猛,拉丁美洲市场近几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8.5%;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和非洲平均增速为11%;三是外包市场正在形成与发展。为了减少药品研发支出,提高效率,降低风险,越来越多的跨国制药企业将研发网络扩大到环保费用低、临床资源丰富、科研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研发外包比重不断提高,预测到2010年将达到360亿美元,年均增长16.3%;四是生物医药技术是争相发展的热门。随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阶段。生物医药越来越成为新药创新的主要来源和未来医药产业发展方向。今后10——20年生物技术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五是非专利药市场竞争加剧。为降低医疗支出,各国纷纷鼓励和增加非专利药的使用,随着一批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药品的专利相继到期,非专利药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增长趋势。从2003年起全球非专利药市场年增长率达20%左右,远高于专利药市场的增长率。国外一些敏感的制药企业,已经通过收购等方式进入欧美国家主流药品市场,在国际非专利药市场开拓上抢占先机。
国内医药市场呈现的特点:一是医药经济形势整体回暖。受国家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宏观政策影响,从客观上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随着药品监管力度的加大,对企业公平竞争、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加入WTO后令国内企业喜忧参半。由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使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同时能源、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率降低及美元汇率变化,又使我国传统出口原料药也失去了优势,一批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已经打入国内,国内企业面临的挑战更加巨大。但是在诸多不可利因素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外企的进入,使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外企的研发外包和非核心业务转移生产,又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解决生产能力过剩机会。同时,因为外企的进入,使国内企业增加了危机感,很多企业主动申报美国和欧盟等国际性认证,这些都为国内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产业政策不断出台,产业格局将面临重塑。国家关于《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GM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各个环节上对行业进行规范,将不断提高行业门槛,提升产业集中度。
总之,国内外医药经济的总体趋势是向好的,机会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纵观全局,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力争在医药产业新一轮大发展中有所作为。
(二)明确任务、承前启后
从现在到2010年,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两年,要全面实现我省医药产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后两年任务繁重而艰巨。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意义重大。
“十一五”后两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药经济工作,以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十一五”期末,我省医药产业要实现“强化龙头、壮大两翼、夯实基础”,力争30户重点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全部突破亿元大关。力争到2010年底,全省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95亿,年递增速度不低于9 %;实现利润20亿元,年递增速度不低于12 %;实现利税31亿元,年递增速度不低于7%。全行业扭亏增盈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一五”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加速建设一个体系、继续调整两个结构、着力培育三个基地、重点抓好四个关键、全力推进五项工作。
加速建设一个体系。加速建设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我省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要着力从确立和发挥三个作用入手,搞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是确立和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首先,企业自身要树立自主创新观念,增强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根据企业实际,建立自主科研机构,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培育、引进和保护科技人才,拓宽研发渠道,从发明创新、技术改造、产品研发等方面,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在全行业形成鼓励和倡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氛围,通过行业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表彰和树立行业科技进步企业典型,总结交流科技进步经验,营造良好的行业科技创新环境。二是确立和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引领和基础作用。为抢占医药科技前沿,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进程。要尽全力协调有关部门补充资金缺口,保证省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评价中心项目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要协调我省现有7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优先为本埠企业服务,要从收费价格、时间安排、优化服务等方面,对本省临床品种给予倾斜;要协调政府部门,对我省确立的“十一五”期间七个重点研发项目和五个基地建设项目,给与政策和资金扶持,使其尽早出成果和投入使用。三是整合和发挥省内有效医药科技资源作用。要以产品和技术为核心,以效益为纽带,以形成拳头优势为目标,进行统筹规划,使分散的科技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建立机制灵活的项目联合体。重点抓好以哈药生物工程公司为核心,联合有关企业,组成生物技术药物联合体;以哈药集团中药公司为核心,联合相关企业和部门,建立现代中药创新开发联合体;以清河林业局为核心,联合有关药材种植单位和农户,建设我省地道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和药材种植基地。
继续调整两个结构。要举全省之力扶优扶强,整合产业资源,使企业和产品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改变我省药品生产企业小而散、产品低而差的局面。一是要强化龙头。进一步做大作强哈药集团,向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世界强企迈进。加大力度支持和推动哈药集团在体制上实现更高层次、更大规模的企业扩张,与国内外知名药企进行联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二是要壮大两翼。要协调有关部门对哈尔滨医药工业园和哈尔滨利民医药科技园进行统筹研究和规划,制定两个园区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促进发展政策,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同时,要以产品和资本为纽带,通过改组、联合等形式,促进企业由单打独斗的松散型向紧密型迈进;由集群化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三是要夯实基础。加大对30户医药工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项目实施上、工作指导上予以重点倾斜,以切实提高这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着力培育三个基地。一是要建设国际化抗生素基地。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是我国重要的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的生产基地,目前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居于国内领先地位,某些产品在国际上领先。要支持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加快核心技术的培育,尽快获取主导产品制备方法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关键技术的垄断,努力把哈药集团打造成国际化抗生素基地。二是要打造国家级生物技术药物基地。我省要整合现有优势,继续抓好创新药物的研发,切实加快哈药、仁皇、天地仁、哈医大等单位合作建立的生物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坚持走仿创结合、防治并举的路子,把握住生物药物的研发方向。要全力支持以哈药生物工程公司为核心的生物医药基地建设,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与倾斜,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力争建设成国家级生物技术药物基地。三是要培育现代化中药产业基地。要立足地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独家产品和中药保护产品。同时对我省特有的品牌优势品种、疗效可靠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及名优产品进行深度研究和二次开发;要运用现代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指纹图普、超微粉碎、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等前沿技术和装备,提升我省中药产业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为中药产业现代化提供技术保证;要本着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重点品种,推动我省地道野生药材优良品种的标准化、规范化繁育和种植。加强对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源繁育和栽培,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全省中药产业销售收入实现60亿元,切实把我省培育成具有现代化特色的中药产业基地。
重点抓好四个关键。一是上项目:要全力协调相关部门,确保国家和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医药行业29个重点推进产业化项目、22个重点研发项目、5个基地及平台建设项目,以及13个招商引资国际合作项目的落实。促进这些项目加速建设,早日投产达效。二是建平台: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尽快建设我省符合GAP、GLP、GCP、GMP要求的药物研发生产技术平台,同时搭建我省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切实推进药物研发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三是用政策:协调企业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好国家关于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把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用好、用足。四是育人才: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引进、造就人才,以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进入医药经济建设主战场。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敢于对拔尖人才、特殊人才破格使用,重金奖励。进一步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促进我省医药经济加速发展。
全力推进五项工作。一是全力推进产业国际化。要尽全力把企业和更多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要全力支持和协助哈药集团、三联药业等一批企业尽早完成美国和欧盟的认证工作,鼓励和倡导企业申报CGMP,取得国际承认的认证资格,为下一步承揽国际外包任务做好准备。二是全力推进企业资产重组和战略合作。要努力协调和帮助葵花药业、珍宝岛药业、圣泰药业、多多药业等企业在国内主板上市;下力气促成哈药集团与哈兽研的战略合作。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实现双方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资产融合等多方面、多形式的合作,努力促成哈药集团与哈兽研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战略实体。三是全力推进环保型绿色生产。要重视企业环保建设,指导企业认真执行国家制药工业排放标准,目前要重点协调解决好哈制药总厂环保及搬迁改造。帮助企业落实搬迁改造采取两条腿并行的工作方案,争取实现维持正常生产和新厂建设两不误。四是全力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争取扶持政策落实到位。要重点协调解决哈药集团已经批复的5个科技项目和待批的7个项目的扶持资金拨付到位、以及全省29个重点项目和哈药集团8个技改项目的资金扶持问题。同时,尽力协调林业部门加快审批速度,促进世一堂等中药企业以野生动物为原料的中成药尽早应用“专用标识”,鼓励企业自行研究替代品并上报国家审批,争取产品开发与生产的主动权。五是全力推进企业现代化和规范化管理。要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通过技术创新和现代化管理逐渐使企业由外延扩张型向内部挖潜增效型转变。要进一步落实GMP、GSP管理,加强基层、基础管理素质和管理手段的提高。目前要重点抓好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核查及再评价工作,要认真吸取齐二药和完达山“刺五加事件”的教训,防微杜渐,亡羊补牢,确实提高全员对GMP、GSP执行能力。
同志们,回顾过去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催人奋进。今后的两年,我们既要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又要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工作,为把我省建成医药大省,并向医药强省迈进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