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
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至今已有1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从新药研制的比例可以看出: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尽管如此,新药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占整个药品销售额10%以上,利润大约在20%以上。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研究、开发中药新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加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一类新药
近70年来,我国先后研制出70余种高特新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麻黄素和青蒿素是举世公认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们都是从国常用中药发掘出来的。对天然药物进行深入的
化学与生理活性的研究,从而发现临床上有用的原型药物,存在着极大的机遇,发现具有开发前景的新类型结构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修饰和改造,寻找疗效更高、结构更为简单,并且便于大生产的、安全有效的候选化合物,再经临床验证判断这个化合物是否能成为新药而上市。据报道,现在临床用药一半来自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如吗啡研究发展了异喹啉类
生物碱的研究,导致了镇痛药杜冷丁的发现。我国学者从实践中
总结了宝贵经验,归纳上升到理论上的有:(1)生物同型基取代说,(2)活性成分相结合,(3)受体假说,(4)药物潜伏化,(5)中草药有效化学成分配位
化学学说,并获得一些成果。总之,从以上多种途径拓展了由中草药有效成分创新的广阔领域,成功率高。
2. 加强中药有效部位研究,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
中药有效部位研究,可为相关学科的融合渗透提供新的增长点和新领域,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
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药复方,它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中医治疗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等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的法则,是多系统、多靶点和多层次发挥全方位药效作用的治疗方法,所有这些都非单一成分所能概括达到的。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开发中药复方的有效部位能较好地显示这种优势和特色。
3. 将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
应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对于开发新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药
化学成分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调控、发酵培养条件的调控,可以大大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在研制开发中药新药的过程中,对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构效关系的研究,定向诱导有效活性成分的生成,新剂型、新工艺的研制等都可应用
生物技术。
4. 制剂工艺现代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如微波萃取、超临界萃取、液滴逆流萃取、超声波萃取等和分离技术中的层离技术、大孔吸附技术、凝胶分子筛选技术、模分离技术、超速离心技术等,以及干燥技术的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此外,尚有新辅料、固体分散技术和β?环糊精包合等技术的应用。
5. 其它方面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
重视中药新药新释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的研究和海洋药物及中药非处方药的研究开发。
开发恶性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风湿及类风湿病,老年性常见病如前列腺肥大、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抗衰老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补益类等具有高效、低毒、速效、长效的中药新药,将有很好的前景。
总之,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必须坚持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采用现代
科学技术的方法,开展中西医药学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多学科的渗透与协作,推行国际规范,走真正创新之路,中药新药在21世纪必将创造辉煌!(齐齐哈尔参鸽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