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主页 > 医药科技 > 反义药物开发蓬勃开展 市场前景乐观

反义药物开发蓬勃开展 市场前景乐观

 
 
    反义药物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专一性)的特殊核苷酸类物质,若按其化学属性应归属于寡核苷酸类物质。由于它只同人体内对应的mRNA结合,不会影响人体其他组织,故是一种非常安全的药物。
  迄今为止,医学界所了解的疑难杂症绝大多数与体内某些基因的病变有关,包括肿瘤、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牛皮癣、糖尿病、视网膜黄斑退化症、克罗恩氏症(慢性结肠炎)、非典型性肺炎(SARS)、血管炎以及艾滋病引起的并发症(如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等,而反义药物能在第一时间内制止能产生致病蛋白质的基因,如果可开发出针对上述病变基因的反义药物,就能从源头上遏制致病蛋白质从而治疗疾病。
最新研究聚焦于“黄金子弹”
    美德相关研究成果频出,但是早期开发的反义药物大多使用人体固遗传物质作为药物骨架,而这类产品在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分解与排泄,所以实际使用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例如,上个世纪90年代已进入Ⅲ期临床的多种反义药物(包括治疗心血管再狭窄的药物、抗多发性硬化症的
药物与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等),均因在体内试验后效果不明显,而被美国FDA拒之门外。
  20世纪初,纳米技术的新应用使反义药物的加工和体内作用机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此之后反义药物才真正成为一种可供临床使用的新药。反义药物研究的一大新进展是:将纳米黄金颗粒加工成反义药物的载体,使其更容易与靶器官结合,从而加快治疗进程。
  美国研究人员将反义药物——寡核苷酸类物质与纳米黄金颗粒一起加工成“黄金子弹”,通过特种手段将这些肉眼看不见的“黄金子弹”射向靶器官,使其与产生致病蛋白质的基因结合,最终使致病蛋白质难以产生,疾病得以痊愈。美国一些医学机构所做的动物实验已证实:纳米黄金颗粒寡核苷酸类反义药物能义药物输送至靶器官,从而更好发挥药效。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纳米黄金颗粒反义药物新制剂能使晚期乳癌体积大大缩
小,延长肿瘤动物实验模型的存活时间,改善生命体征。
  21世纪初,国外又开发出一种被称为“亚单位”的物质,它可以担任输送反义药物进入靶器官的重任。如美国已开发出用亚单位为骨架的新型反义药物制剂RESTEN-NG,它通过抑制C-MYC基因的表述,从而治疗棘手的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心血管再狭窄。
                        市场前景乐观
  就反义药物的世界市场规模而言,目前已上市的几种反义药物基本上是“第一代反义药物”。而疗效更好的第二代反义药物仍在临床试验之中。据国际著名医药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的首席经济师估计,2006年全球生物工程药品中反义药物的总销量估计只有10~20亿美元,故目前在国际医药市场上仍为一小品种。但可以预计,随着第二代乃至第三代反义药物的问世,以及专治某些疑难杂症,如神经胶质瘤、慢性白血病、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慢性结肠炎、牛皮癣以及心血管再狭窄等的反义药物的上市,到2015年,全球反义药物总销量不断增长。
  美国Kalorama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师克雷格尔先生最近发表的关于反义药物15年后的国际市场规模预测情况如下:治疗精神疾病的反义药物为830亿美元,治疗肿瘤疾病的反义药物为440~480亿美元,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牛皮癣、多发性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等)的反义药物为420~440亿美元,抗心血管再狭窄的反义药物为330亿美元,总合计约2000亿美元。
  总而言之,国际医药工业界人士对反义药物的市场前景充满乐观。目前,我国国内已有数家科研单位正在开展反义药物的研究,并已有若干反义寡核苷酸产品处在临床前试验阶段,相信国产反义药物有望在未来5~8年内上市并造福于我国广大患者。摘自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