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备选方案增为8个专家强调“竞争”
从去年9月开始,医改新方案酝酿出台。备选方案从6个增加到8个,8方案于5月底“过堂”医改协调小组评审会,而方案公开的时间表一推再推。在医改8个备选方案中,6个医改方案都不同程度的提到通过医疗保险引入竞争。
今年两会期间,卫生部高层透露,新医改方案将参考6个平行备选方案。4月初,医改出现了第七套备选方案,即北京师范大学医改课题组方案。而临近方案“过堂”医改协调小组评审会时,中国人民大学医改课题组方案,也挤进方案设计的“赛道”上。
其中,以北师大教授顾昕牵头的第7套医改方案,比较彻底地表明了对市场化改革方向的支持,尤其在医疗服务提供角度。
今年1月,北大医改新方案初稿公开后,引发来自各界的争论。该思路借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的主张,“政府主导”是其思路核心,即政府投钱给公立医院,维护其公益性,政府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为此,课题组初步测算,要达到免费提供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大约需要国家财政投入2690亿元。
在方案内容上,除了前面提到建立健康保障体系外,加入医药分家、监管体制等话题,同时耐人寻味的是,该方案后部分,也提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不能直补供方要补需方。
“这预示着,医改的突破口由之前的扩大社区医疗的覆盖转变为扩大城乡医疗保险的覆盖。”上述专家分析,实践已经证明,在卫生筹资体制上,政府已经采纳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方式,而不是通过税收支出,免费提供医疗服务模式。
实行采供血信息化是确保用血安全的有力保障
近日,在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表示,血液领域的违法现象又有所回潮和反弹,严重威胁群众用血安全,实行采供血信息化,通过指纹识别、无线、GIS等前沿技术以及相关的信息平台是确保用血安全的有力保障。
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纪京平日前表示,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正在建设,预计今年7月就能具备使用条件。届时,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稀有血型血源、血液库存调剂调配管理及血液溯源跟踪管理。今后,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将涵盖采血、供血、用血等各个环节,市民输血将更加便捷、安全。
据了解,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将把采血、供血、用血中的许多环节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去,从而减少大量手工操作,各血站、医院也将实现统一的信息共享与管理平台,极大地保证北京市民的用血安全。
信息系统的价值还在于,各储血点、医院可以定期上报血液库存情况。通过血液管理信息系统,血液中心能够显示出目前哪种血型过剩、哪种血型紧缺,可以让血站在采血时更有针对性。
通过IT技术,对采血、供血、用血进行“一条龙”式的管理,既提高了血液质量,又保障了充足、安全、持续的临床血液供应,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堵住了“黑血”走后门流入医院的可能性。